球托舒适化矫正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
>
正畸临床常见前牙区黑三角的病因总结

正畸临床常见前牙区黑三角的病因总结

  • 分类:资讯
  • 作者:
  • 来源:新闻
  • 发布时间:2021-11-23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黑三角是指牙龈乳头不能完全覆盖2个相邻牙的牙颈部到邻接点这一楔状隙而出现的三角形空隙,在临床上称之为“黑三角”,也叫开放性牙间楔状隙,在上下前牙部位尤为常见。

正畸临床常见前牙区黑三角的病因总结

【概要描述】黑三角是指牙龈乳头不能完全覆盖2个相邻牙的牙颈部到邻接点这一楔状隙而出现的三角形空隙,在临床上称之为“黑三角”,也叫开放性牙间楔状隙,在上下前牙部位尤为常见。

  • 分类:资讯
  • 作者:
  • 来源:新闻
  • 发布时间:2021-11-23
  • 访问量:0
详情

黑三角是指牙龈乳头不能完全覆盖2个相邻牙的牙颈部到邻接点这一楔状隙而出现的三角形空隙,在临床上称之为“黑三角”,也叫开放性牙间楔状隙,在上下前牙部位尤为常见。同时,伴随黑三角产生的一系列口腔问题也随之而来,美观性差、牙根外露、牙周支持组织丧失、食物嵌塞、口腔卫生难以维持等。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和美观要求的提高,牙周组织等软组织的美学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黑三角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临床常与牙周疾病、牙周手术、正畸治疗、正颌手术、牙体修复等相关,在成年正畸患者中表现得尤为显著。黑三角常见的病因依次为牙齿邻接点到牙槽嵴顶的垂直距离、牙周支持组织的丧失、年龄、不正常的牙根成角、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牙冠形态、牙间外展隙形态、牙齿排列的初始位置(牙中缝、拥挤、牙齿重叠)以及吸烟、性别等。


一、牙齿邻接点到牙槽嵴顶的垂直距离
Tarnow等分析了牙龈乳头的存在与牙齿邻接点到牙槽嵴顶垂直距离间的相关性后发现,当2个天然牙邻接点到牙槽嵴顶的垂直距离≤5 mm时,牙龈乳头的存在率为98%,几乎没有黑三角的发生;如果这一距离为6 mm,牙龈乳头的存在率下降为56%,只能看到部分牙龈乳头充满楔状隙;当这一距离≥7 mm时,龈乳头的存在率则下降至27%。后续的国内外的相关报道也与其结论相同。Choquet等研究得出结论,当单个种植义齿的邻接点到牙槽嵴顶的距离<5 mm时,龈乳头恢复率达到100%,当这个距离>5 mm时,龈乳头恢复率只有50%。
涂慧娟等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这些都表明,如果邻接点到牙槽嵴顶的垂直距离在5 mm以内,牙乳头几乎100%存在;当这个距离>7 mm时,大多数患者龈乳头会消失;而在6 mm左右时,一半患者龈乳头是存在的。牙槽嵴顶到邻接点的垂直距离每增加1 mm,黑三角的发生率就会上升78%~97%,这恰恰证实了之前Tarnow等所提出的发展趋势。通常,牙槽嵴顶到邻接点的距离为5~6 mm间是决定黑三角发生与否的关键。龈乳头从牙槽嵴顶到牙齿邻接点之间只能伸展有限的高度,如果因为不当的正畸施力或牙周病变导致牙槽嵴顶高度的丧失,亦或是牙冠不当的邻接点位置导致邻接点与牙槽嵴顶的垂直距离增大,就可能发生黑三角。

二、牙周支持组织的丧失
成人患者中发生黑三角第二位的原因就是牙周支持组织的丧失,而最常见的导致牙周软硬支持组织高度丧失的就是进行性牙周疾病。当有牙结石存在的情况,牙结石为菌斑的聚集和矿化提供了理想的场所,菌斑与组织紧密接触,引起组织的炎性反应,继而引起牙周软硬组织的退缩和丧失。牙周支持组织的丧失直接影响了邻接点到牙槽嵴顶的距离,与黑三角的发生密切相关。


三、年龄
很多学者认为,年龄是黑三角发生的一个重要的相关因素。Ko-Kimura研究发现,20岁以下的正畸患者在接受完正畸治疗后发生黑三角的概率仅为18%,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岁以上者发生黑三角的概率高达67%。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上皮变薄,角化龈退缩降低,进而导致牙龈乳头高度的降低,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龈楔状间隙会变得宽而长,龈乳头萎缩的同时楔状隙变宽变大,使得黑三角的发生率上升。Chang也认为,患者年龄和黑三角有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龈乳头高度每年平均降低0.012 mm,黑三角的发病率增加。


四、吸烟
牙槽骨的吸收程度与吸烟量有关。与不吸烟的男性比较,轻度吸烟的人群发生严重牙槽骨丧失的风险比为3.25,而重度吸烟(每天>10支)的人群发生严重牙槽骨丧失的风险比为7.28。 


五、不正常的牙根成角
相邻切牙所成的角度是指相邻牙牙体长轴所形成的角度,与黑三角的发生密切相关。Kurth等研究指出,正常牙龈楔状隙组,在龈方楔状隙两侧,上中切牙之间的成角是聚合型的,为3.65°;而在黑三角患者组,牙根是分散的,这就表示牙根越分散,发生黑三角的概率越大。他们还总结出,当近中牙冠外形,邻接点到牙槽嵴顶的距离以及邻接点到切缘的距离都不变时,牙根成角每分散1°,黑三角发生的概率就会上升14%~21%。常规正畸治疗目标之一就是术后每个牙齿之间彼此牙根平行,这需要准确的托槽定位和整个过程中有控制的牙齿移动。Sharma等认为,有些正畸医生以磨耗的切缘判断牙体长轴的方向进行托槽定位,导致正畸后牙根倾斜,相邻牙牙根分散,引起黑三角,提示要辅助参考X线片来进行托槽定位。牙根越平行甚至稍稍内聚,邻接点就越往根方移动,与牙龈乳头越接近。前牙牙冠的靠近使原本拉伸的牙龈纤维和牙周膜纤维松弛,更易于充填牙龈楔状隙。在正畸治疗中,不仅要纠正分散的牙根角度,更多的是要避免牙根分散,这样才能一定程度上有控制的预防黑三角的发生。


六、牙冠形态
黑三角的发生和牙齿形态有关,牙龈黑三角基本都发生在前牙区,尤其是上下颌切牙区,而后牙区很少见。有学者研究发现,上颌切牙区黑三角发生率为19%,而下切牙区高达48%。当牙冠形态相对长窄时,发生黑三角的概率增加,相对长窄的牙齿,邻接点的位置也相对较高,使得牙槽嵴顶到邻接点的垂直距离相对较远,发生牙龈黑三角的机会大大增加。牙冠唇面形态可分为方圆形、卵圆形和尖圆形,人群中发生比例分别是72%、26%和2%,常与人的面型相协调。
这种不同的形状直接影响了牙间楔状隙形态,方圆形的牙冠邻间隙比其他2种窄,因此更容易被牙龈乳头充满。有学者研究了正畸患者上颌中切牙间牙龈乳头退缩的原因后发现,牙龈乳头的退缩和牙冠外形有关,尖圆形牙冠的患者更容易有黑三角发生。


七、牙间外展隙形态和龈乳头形态
邻牙间区域由接触区、外展隙和邻接处牙齿-牙龈复合体组成,这三者可以合称为牙龈或牙周生物型。牙齿间牙龈通常表现为“金字塔”状的牙间乳头,年龄大的人群的牙龈组织较较年龄小者明显薄。很多研究认为,尖圆形或三角形的牙冠外形往往伴有薄的牙周生物型,即呈扇形边缘的牙槽骨,狭长的牙龈乳头,和靠近切缘的很小的邻面接触区,这种牙周生物型龈乳头容易退缩,且不易恢复,较容易发生黑三角;而方圆形的牙冠往往伴有厚的牙周生物型,其骨组织较厚,牙龈乳头形态较扁平,呈短宽型,具有良好的血供,这种生物型通常具有更大更靠近根方的接触区,不易发生黑三角。Chang研究了310个成年人样本后发现:黑三角的发生率与牙龈外展隙形态紧密相关,发生率大小按照以下牙龈外展隙形态排列次序而逐渐增加,短窄形,长窄形,短宽型,长宽形。Chow等曾用超声的方法对龈乳头的颊舌侧厚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牙龈厚度与其是否充满牙龈楔状隙相关,牙龈越厚,越容易充满楔状隙,越不易发生黑三角。其原因在于较厚的牙龈具有良好的血供,对外界刺激有较强的抵抗力,具有较好的生物组织记忆性,能够较好的回弹。


八、牙齿的初始错位情况
Ko-Kimura等发现,牙齿严重拥挤对黑三角发生的影响作用非常小,黑三角的治疗中对前牙的压低,转矩角的控制使本来相对较短的龈乳头能充满较大的牙间间隙。在牙齿的舌向移动或压低过程中,牙龈组织会变厚并且向方移动,这十分有利于黑三角的消除;反之,牙齿的唇向移动会导致牙龈组织变薄且向根方移动,牙龈乳头高度降低,容易发生黑三角。所以安氏二类2分类切牙舌倾的患者与安氏二类1分类切牙唇倾的患者相比,更易于发生黑三角。同样的,原本在舌侧或者腭侧错位的牙齿,正畸治疗的唇向移动中也更易发生黑三角。对于原本伴有前牙中缝的切牙,Sharma等认为,正畸治疗可以使牙根平行移动,间隙关闭,原本松弛的牙龈组织受到挤压而充满牙间楔状隙,前牙美观得到改善。正畸治疗时,牙齿移动和颊舌向的牙周软硬支持组织厚度对牙龈楔状隙的形态、位置均有影响。重叠牙、扭转牙、拥挤牙与黑三角发生的关系至今仍然有较多的争议。Kurth等认为,正畸治疗后发生黑三角的患者和未发生黑三角的患者比较,发生黑三角组治疗前重叠牙、扭转牙发生的概率相对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九、性别
有研究通过对179例成人正畸患者的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女性发生黑三角比例较高。这可能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30岁,月经期、妊娠期产生的激素会影响内分泌,致使牙周组织较为敏感,容易出现牙槽骨和软组织的丧失。Vandana等研究表明,牙龈厚度在性别上也有差异,通常是女性较男性薄。而前文已述,较薄的牙周生物型龈乳头容易退缩,不易恢复,发生黑三角的概率较高。也有学者指出,男性牙龈退缩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这可能是由于男性吸烟率高,而牙槽骨的吸收程度又与吸烟量有关。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立即寻找

正畸治疗机构

我们将为您提供更多的正畸治理相关信息,以满足您的需求

立即寻找正畸治疗机构

更多动态

友情链接:

首页底部友情链接

发布时间:2021-07-31 17:00:39

Copyright © 2020 广州欧欧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3-0250   粤ICP备17018612号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广州

 

手机菜单

发布时间:2020-09-25 09:17:41